古西伯利亚诸语言简介

古西伯利亚诸语言,也称作极北或古亚细亚诸语言,是苏联学者对一些语言的分类。这些语言分布在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彼此之间没有亲属关系。它们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语系,而是地理分类的产物,以及传统学术习惯的延续。

西伯利亚的三大语言群体独立存在,包括叶尼塞诸语言、卢奥拉维特兰诸语言和尤卡基尔诸语言。叶尼塞诸语言仅存的凯特语(或称叶尼塞-奥斯恰克语)由大约1000人使用,历史学家认为匈奴人的语言可能源于此。卢奥拉维特兰群体包括使用者约1.2万的楚科奇语和使用者约8000的科里亚克语(尼米兰语),同时还有一些使用人数较少的语言。尤卡基尔诸语言中,尤卡基尔语是唯一存留的语言,其他语言已消亡。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亚克语(也称尼夫克语)是一种独立语言,使用者约4000人。自19世纪20至30年代起,这些残存的西伯利亚语言逐渐建立了标准语,并开始采用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系统。

古西伯利亚语言简介

在西伯利亚这片偏远的土地上,“古西伯利亚语言”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语言或严格的语系,而是涵盖了众多孤立语言和小语系的总称。这些语言的复杂性使得它们之间的关系模糊,目前的分类尚不清晰,历史关联性也未得到明确证实。

西伯利亚地区说什么语言

古西伯利亚诸语言(Paleo-Siberian languages),也称极北诸语言,指分布在亚洲最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的三组语言和一种独立语言,它们彼此没有亲属关系。使用人口总计不超过3万。这些语言并不构成一个语系,语言学家将它们归类为“古西伯利亚诸语言”,主要是出于地理和传统学术习惯的考虑。

这三组语言彼此隔绝,分别是:叶尼塞诸语言、卢奥拉维特兰诸语言、尤卡基尔诸语言,以及独立的吉利亚克语(尼夫克语)。在叶尼塞诸语言中,现存的凯特语(叶尼塞-奥斯恰克语)使用者约1000人。当代历史学家认为匈奴人的语言可能是古代的凯特语。卢奥拉维特兰诸语言包括约1.2万使用者的楚科奇语和约8000使用者的科里亚克语(尼米兰语),还有一些小语种。尤卡基尔诸语言中仅存尤卡基尔语,其他语言已灭绝。独立语言吉利亚克语的使用人口约为4000人。

从19世纪20~30年代起,现存的西伯利亚诸语言都建立了自己的标准语,并逐渐采用了基于基里尔字母的文字系统。

苏联学者通常将北美的爱斯基摩-阿留申诸语言归入古西伯利亚诸语言,理由是部分语言与古西伯利亚诸语言,如楚科奇语等,具备一些形态相似特征。西方学者,如美国语言学家E.萨丕尔则认为,既然古西伯利亚诸语言主要是地理归类,北美的爱斯基摩-阿留申诸语言应归入北美语言。有学者将亚洲的阿伊努语言划归古西伯利亚诸语言,但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西伯利亚是什么?

西伯利亚是北亚地区的一片广阔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至杰日尼奥夫角,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和外兴安岭,面积约1322万平方千米,方言包括俄语、阿尔泰语系语言和叶尼塞语系语言。西伯利亚依据地形可分为三部分: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西伯利亚”意为“宁静之地”,名称源自蒙古语“西波尔”(泥土、泥泞的地方)。古时这里是泥泞的地方,居住的蒙古先民以地形为名。俄罗斯人将此音译为“西伯利亚”,也有人认为该名称源自鲜卑人。

古西伯利亚诸语言简介,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的院系设置

西伯利亚资源丰富,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俄罗斯的粮仓。

叶尼塞语系的介绍

叶尼塞语系(Yeniseian)分布在西伯利亚中部叶尼塞河流域。叶尼塞语系语言形态变化复杂,有前缀、后缀、中缀和元音交替等丰富的构词手段。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匈奴、羯等民族与使用叶尼塞语系语言的民族有同源关系。此外,其他学者提出的假设认为,叶尼塞语系与汉藏语系同源。

古西伯利亚诸语言简介,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的院系设置

西伯利亚是哪里

西伯利亚(俄语:Сибирь;英语:Siberia)是北亚地区的一片广阔地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至杰日尼奥夫角,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兴安岭,面积约1322万平方千米,方言包括俄语、阿尔泰语系语言和叶尼塞语系语言。西伯利亚根据地形可分为三个部分: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西伯利亚”这个名称可能来源于西伯利亚鞑靼语,意为“沉睡之地”(Sib Ir)。西伯利亚鞑靼人在这里建立了西伯利亚汗国,随后被莫斯科大公国征服,西伯利亚这一名称进入俄语。还有说法认为其源自鲜卑,或是“昔班的地方”,因为昔班的封地便位于西伯利亚。此外,沙俄以锡伯族的族名创造了北亚的新地名。在古中国的地图上,西伯利亚被称为罗荒野。

民族与文化

南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岸边,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包括哈卡斯人、安加拉河、勒拿河、阿尔泰和萨彦山脉。东西伯利亚则以明珠贝加尔湖著称,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且可能是最古老的湖,已有2500万年的历史,湖内汇集了全球25%的淡水储量,水质清澈,水下30厘米的白盘在40米处依然可见。贝加尔湖的海拔约为500米,湖中生活着1850种动物和850种植物,其中许多为特有物种。

西伯利亚的严寒也是出名的,有时气温可达-40℃~-50℃,而-25~-30℃的温度在当地居民看来是常见的冬季气温。西伯利亚南部的夏季则非常炎热,气温可达30℃,尽管水温在七月份通常只有17~18℃。这里有许多人工“海”,即众多水电站的水库。西南部的大城市包括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伊尔库茨克。

近年来,北极旅游在俄罗斯逐渐兴起。游客可以从莫斯科乘直升飞机到斯匹次俾尔根群岛,再到达北极点附近的冰上帐篷营地,体验乘坐狗拉雪橇和滑雪机等活动,在营地里还可享受极地桑拿和娱乐设施,甚至可通过卫星电话与亲友联系。

著名景点

贝加尔湖

尽管如今人人都能轻松在网上找到贝加尔湖的照片,但看照片与身临其境的感受是无法比拟的。这座世界上最深的湖被称为“圣海”,其壮丽的外观令无数游客惊叹。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专程前来朝圣,参观不同路线,有些人选择经过奥尔洪岛,有些人则乘船穿湖面,还有体力充沛的游客选择骑自行车或徒步环游贝加尔湖。

古西伯利亚诸语言简介,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的院系设置

在游览过程中,游客还可以品尝当地的奥木尔鱼和河鳟,欣赏伊尔库茨克的古代商人建筑和西伯利亚的巴洛克式建筑,路上还可参观塔里茨民族博物馆,一边享用美酒,一边欣赏针叶林和安加拉河的美景,体验西伯利亚的丰富壮美。

阿尔泰山脉

与贝加尔湖同样,阿尔泰山脉也是西伯利亚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其遍布的自然奇观和丰富的文化历史吸引着旅行者。即便是普通游客也会被山间的岩画、石刻和古迹所吸引。

对于热爱游泳、爬山和洞穴探险的游客,阿尔泰山脉提供了各种合适的线路。带小孩的家庭可以在捷列茨克耶湖附近的森林中休闲,而骑自行车的爱好者可以体验著名的楚伊斯基公路,动物爱好者也能享受骑马穿越山脉的乐趣。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的院系设置

数学力学系、物理系、哲学系、外语系、自然科学系、地质地球物理系、心理学系、人文系、新闻系、经济系、信息工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