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起源于哪个国家
足球起源于中国。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足球的起源与中国相关,其中“蹴鞠”是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基于球的活动。《战国策》和《史记》是记载蹴鞠的最早文献,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现山东省淄博市)流行蹴鞠活动,后者则提到蹴鞠是当时训练士兵和考察体力的一种方式。
比赛用球
比赛用球应为圆形,外壳使用皮革或其他允许材料,由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决定。球的周长不得超过71厘米,最低不得少于68厘米。比赛开始时,球的重量不得多于453克,或少于396克。充气后,球的压力应为0.6到1.1个大气压。在比赛进行中,未经裁判员许可不得更换比赛用球。
比赛规则
比赛由两队进行,每队11人(通常情况下,比赛中允许替换三名替补球员),其中必须有1名守门员。比赛全场90分钟,分为上、下两个半场,每个半场各45分钟。上、下半场之间休息不得超过15分钟。每场比赛有1名主裁判和2名边线裁判,主裁判可根据比赛情况进行补时。如果比赛在90分钟内打平,则进行上下各15分钟的加时赛,若仍打平,则通过罚点球决出胜负。
足球简介
足球是一项主要以脚操作球的体育运动,两支球队在同一块长方形球场上互相进行进攻和防守。由于足球运动的对抗性、战术多变性和参与人数众多,被广泛称为“世界第一运动”。
足球的最高组织机构是国际足球联合会,成立于1904年,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中国的最高组织机构是中国足球协会,成立于1955年1月3日。
足球运动的特点
1. 整体性
足球运动的整体性特征源于其竞技性质与比赛要求。每队11人必须协同工作,形成一个统一的团队,攻击时全员进攻,防守时全员防守。
2. 对抗性
足球比赛强调技术、战术、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对抗。控球权争夺是比赛的核心,每场高水平的比赛攻守转换接近300次,技术动作在强烈对抗下完成。
3. 多变性
现代足球技术与战术多样,胜负难以预测。运动员的多面手特性使攻守转换快速频繁,比赛充满活力与悬念。
4. 艰辛性
现代足球的快速与强对抗要求运动员具备极高的身体能力。研究表明,激烈比赛时运动员需跑动9000米到14000米,能量消耗达到1500到2000千卡。
5. 易行性
足球比赛规则简单,器材要求不高。一般比赛时间、人数、场地等不受严格限制,非常适合推广为全民健身的体育运动项目。
足球的起源
2004年初,国际足联确认“蹴鞠”为最早的足球活动。《战国策》与《史记》文献中有相关记载,聊述了2300多年前齐国的活动。汉代士兵通过蹴鞠训练体格。
汉代的项处成为第一个因踢球而闻名的人,尽管他的结局不幸。《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提到,项处因不听医嘱,外出踢球而呕血身亡,成为史上第一个狂热球迷。
汉代蹴鞠的比赛规则日趋完备,两队互有攻守,比赛的胜负取决于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
在唐宋时代,蹴鞠活动出现巅峰,并在宫廷中得到广泛推广。元代的高俅在“圆社”中展现出色球技,成为早期的球星。
虽然蹴鞠在春秋至元明时代发展出色,但清代以后逐渐衰落。1863年,现代足球运动在英国成立并开始其新的历史篇章。
总结
综上所述,足球起源于中国的蹴鞠活动,然而现代足球的完善规则与形式则是由英国于19世纪中叶发展而来。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