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讯 在奥斯卡离开后,媒体人姬宇阳在《东方体育日报》上发表文章,以“告别金元时代”为题,对未来的中超整体形势进行了深入点评。姬宇阳认为,在国企接手俱乐部之后,中超将面临资金投入大幅减少的局面,他指出,大手笔砸钱几乎不再可能。
曾经,中超吸引了许多正值巅峰期的英超球员前来踢球,但如今,中国足球似乎已正式进入后金元时代。民营企业已经无法继续烧钱,而即便是有能力投资的国企,也未必愿意进行巨额投入。这些企业更关注的是利润回报,无论是在显性还是隐性的方面。然而,依赖市场盈利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美好结果,不少球队最终选择割肉出局。而且,足球本身并不是护身符,例如南粤地区先后通过重金获得中超冠军的张海和许老板,他们最后都走到了相似的不幸境地。
对于国企来说,“聚焦主责主业”成为改革的重要要求,因此为足球提供支持可以,但想要大规模投放资金则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职业体育领域里,高额合同仍然存在。例如,美国棒球联盟(MLB)今年休赛季最受瞩目的自由球员胡安-索托拒绝了华盛顿国民队4.4亿美元续约合同,并与纽约大都会队达成了一份创纪录、为期15年,总金额高达7.65亿美元的大合同,这一数额远远超过去年日本职棒选手大谷翔平与道奇队签订10年净现值4.61亿美元合同时所创造的数据。
之所以道奇队能够给大谷翔平如此丰厚的待遇,是因为他们从他那里每年的收益可达到1亿以上。但相比之下,中超俱乐部却难以通过市场行为实现类似回报。因此,可以预计,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今后的投入将逐渐趋于理性,就像日韩多数俱乐部一样。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