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和斯洛伐克分裂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欧洲局势的重大变化,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也经历了分裂。
捷克和斯洛伐克间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自1918年10月28日两个民族组成共同国家以来,斯洛伐克民族的独特性逐渐被削弱。斯洛伐克地区遭受了捷克的统治与剥削,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虽然在70年代胡萨克执政时期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两个民族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1989年底,随着政局剧变,两国之间的经济矛盾愈加明显。1990年初,因斯洛伐克的要求,两次更改国名,最终确定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随后在同年8月,斯洛伐克政府开始提出分权的要求。1991年1月,联邦政府实施了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包括推行私有化与物价放开。
由于捷克和斯洛伐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些政策对斯洛伐克的影响尤为显著。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的主席梅恰尔警告称:“我们面临经济崩溃的威胁,斯洛伐克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
1992年6月5日至6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举行了大选,这是自1989年政局剧变后的第二次选举。结果显示,公民民主党在捷克赢得了最多选票,而在斯洛伐克,梅恰尔领导的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也占据重要席位。
随后,克劳斯和梅恰尔两位胜利的政党领导者经过四轮会谈未能达成一致。最终,在面对尖锐的对立局势时,哈韦尔总统于7月2日任命了联邦政府,该政府仅提出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施政纲领,实质上是为分家做准备。
7月17日,斯洛伐克民族议会通过了《主权宣言》,宣称这是斯洛伐克国家主权的基础。7月22日,捷克公民民主党与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达成协议,同意将联邦共和国分为两个独立国家。11月25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通过了解体法,决定联邦在1992年12月31日自动解体,并于1993年1月1日正式分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东欧剧变后一分为二的国家是?
东欧剧变后,捷克斯洛伐克正式分裂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时间为1993年1月1日。
1989年下半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了“天鹅绒革命”,国家局势剧烈动荡,导致政权的更迭,国名也随之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并取消国名中的“社会主义”字样。
1991年,局势继续波动,各派政治力量分化,并导致民族矛盾加深,斯洛伐克的独立倾向日益明显。1992年6月,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政府就联邦国家的解体达成了协议。最终在1992年12月31日,联邦解体,捷克与斯洛伐克继承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遗产。
捷克和斯洛伐克怎么会分立的?
20世纪80年代末,在东欧剧变背景下,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逐渐分裂。
引发“南斯拉夫一分为五”与“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的因素
-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
- 南斯拉夫联邦拆分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塞尔维亚和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以及马其顿五个国家。
- 捷克斯洛伐克则分化为捷克和斯洛伐克。
东欧剧变后分裂的国家
东欧剧变后,捷克斯洛伐克成功分裂为捷克和斯洛伐克。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