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讯 针对中国足协主席宋凯近期关于“明年管办分离,联赛我也不管了”的言论,媒体人葛爱平在《东方体育日报》发表专栏文章进行了点评。他指出,实现管办分离必须具备真正的法律和监督保障。
在12月21日央视《足球之夜》的节目中,宋凯表示:“明年开始,中国足协只负责国家队、青训和社会足球,将实现管办分离。”对此,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然而仔细考虑后,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管办分离”这一口号已喊了几十年,但每位新上任的足协会管理者都曾做出类似承诺,而实际情况始终没有实质性变化。尤其是在中超联赛,无论大小事务最终都是由足协最高层决定,可见其难度之大。
造成这种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问题。中超联赛涉及大量经济利益、资源配置权力以及人事安排,是足协内最大的“肥肉”,也是资金流入的重要渠道。如果掌握这些权力,又怎会轻易放手?
此外,要建立独立运营的职业联赛机构虽有中超公司存在,但该公司的自主运营能力一直令人怀疑。如果它只是一个隶属于足协管理层的执行机构,那么实际上就是形同虚设。在与国外成熟联盟体制相比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职业联赛依然相当薄弱,并无法完全承担起赛事管理职责。
再者,即便高层不断呼吁实施管办分离,如果缺乏真实有效的法律或监督机制,再好的意愿也很难落实。我欣赏宋主席良好的初衷,但理想与现实之间仍需强有力的执行环节。而这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如何将美好构思转化为实际行动?这需要明确而合理的法律政策及制度作为支撑。
要顺利推进管办分离,就必须通过法治来确保责任划定,同时强化职业联盟职能,并接受市场及公众监督,以此保证改革能够逐步落到实处。因此,尽 管宋主席表达出了良好的期望,却不能忽视的是,在过去数十年的时间里,中国足球的发展几乎停滞甚至倒退,现在亟需制定坚固且坚定措施,从根本上巩固并完善相关制度,使得职业比赛由全资独立且市场导向的新型管理公司全面负责。同时,也应严禁任何外部干涉,此项规定须在制度上得到确认并切实实施,不容动摇,更要接受大众检验。这意味着:中国专业 leagues 必须走出不同于以往却又接轨国际标准的新道路。
因此,对于是否进行这样的改革,中国 足 协 的领导班子值得深思。不然,仅凭一句慷慨激昂的话语,“什么都不干了”,最后恐怕很难兑现。长久以来,中国足球乃至各个方面发展缓慢,其症结恰恰就在于此。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