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讯,近期在2024中国足球发展研讨会上,中国足协主席宋凯以个人名义发表了演讲。他认为,只要抓好“六大举措”,中国足球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以下是宋凯提出的“六大举措”:

(一) 技术为王

几天前,在中国足协教练员大会上,我强调过技术的重要性。过去老师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今我想用足球语言来表达——“球在脚下,才能走天下!”如果没有扎实的技术,就无法与国际水平接轨。这一点日本球员做得非常出色,他们通过灵活、快速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展现了这一点。我最近翻阅了已故前国脚及前中国足协技术部主任马克坚写的一本书《夹心饼干——对足球训练的探索》,他提到从业务角度来看,中国足球应当重视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们学习苏联经验时偏向身体素质,但随着1958年苏联国家队访问并总结出的"技术第一"理念,这种状况开始改变。因此,我深信:失去灵魂就是失去了技艺,而这正是我们必须重新找回来的东西。

(二) 抓实训练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的训练方式缺乏严谨性。在60至70年代,通过强化训练涌现出了许多优秀运动员。当时有“三从一大”的原则,即遵循难度、严格要求和实际战斗相结合。而现在除了这些原则外,还应该加上一条,就是强恢复。现代科技手段如液氮等也融入到了我们的训练中,提高了整体水平。然而根本的问题仍旧存在,那就是“不够努力”。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是效果却逐渐下降。一些教练反映他们学习德国模式后发现短时间内可以掌握技能,却忽略高强度培训。只有不断加强自身能力,才能真正脱颖而出。

宋凯提出“六大举措”:技术为王、强化训练与青训等全面提升策略

(三) 抓牢青少年

宋凯提出“六大举措”:技术为王、强化训练与青训等全面提升策略

对于任何行业而言,加强青少年的培养永远不会错。但关键在于需要好的教练进行指导。目前可能会出台新政策规定职业运动员退役后需经过一定期限再担任青年球队教练,因为目前不少中超球员更愿意留在顶级竞争环境,不愿投入青春教育之中。例如90年代西班牙篮球曾因输给我国男篮而彻底反思,并采取措施让优秀教练参与青训,从而取得显著成效。同样地,对于我们来说,也亟需建立良好的竞赛体系,以增强竞技实力。

(四) 建立稳定有效的竞赛体系

宋凯提出“六大举措”:技术为王、强化训练与青训等全面提升策略

I来到足协之后发现,目前我们的比赛系统极其动荡,总是在变化,因此首先应追求的是稳定,其次才考虑合理性。如果没有稳固基础,那么提升竞争力就无从谈起。同时,与其他地区相比,我们国内一些年轻选手参赛表现较差,需要借鉴日韩俱乐部比赛,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体验快节奏、高强度的方法,这是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种途径。不过关于如何改进联赛结构,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包括是否开放外援等等,应保持统一思想,共同推动此事的发展。

< p >< strong >(五 ) 推动体教融合 < p > 体 教 融 合 的 概 念 不 再 多 言 。 此 前 有 《 中 国 青 少 年 足 球 改 革 发 展 实 施 意 见》 和 《 关于 改 进 足球 青 培 工作 的 若 干 指 导 意 见》等 文件 发布 , 最近国务院召开会议,将推出相关政策支持这一方向。 < p >< strong >( 六 ) 调 动 地 方 积 极 性 < p > 中国足球若不能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则很难开展工作。今年各省市皆参加三项主要赛事,其中山东获得四枚金牌,引发全省范围的大讨论。因此,各项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地方政府合作与支持,这是实现突破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