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讯 前国脚范晓冬在教练员培训班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详细介绍了教练的工作量。

范晓冬表示:“教练的工作确实非常繁重。以我参加的那个培训班为例,我们早晨7点半起床,8点前到达教室,进行连续4个小时的理论课程。中午12点下课后吃饭,再花30分钟准备下午实践课所需的教学计划,然后1点半就要到场地开始实践。在我的实践课上,我作为主讲教师带领其他学员,也就是未来的教练们参与训练。而当不是我负责的时候,我又需要充当队员,全力投入训练。这一过程大约持续3.5到4个小时。”

教练员的辛勤付出:范晓冬揭秘全天候工作状态

“晚上6点用餐之后,还得继续制定明天的小组主题或个人主题计划,这通常会做到凌晨两三、三四点是很正常的事情。然后早晨7:30再次起床,8:00前回到课堂。”

教练员的辛勤付出:范晓冬揭秘全天候工作状态

他补充道:“刚开始我们都觉得很累,有些紧凑难以适应。但讲师告诉我们,这正是成为优秀教练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例如,要能熬夜观看和分析比赛,同时撰写教学计划和设计训练内容。此外,还需要储备丰富理论知识,并做好记录、笔记与总结,这是对一个综合素质要求极高的重要体现。”

教练员的辛勤付出:范晓冬揭秘全天候工作状态

“管理球队时,你不能只是想着球员按时休息自己也去睡觉。同时,一位讲师曾举过这样的例子:职业级别培养中的学员,需要在比赛结束后将录像导出并处理,大约耗费至凌晨才能完成剪辑,而第二天还必须面对新一天课程。因此,可以想象工作的强度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