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讯,目前,关于明年联赛的准入问题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知名体育评论员马德兴在其文章中指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最应该摒弃的一项做法就是“递补”。

竞技体育和足球的核心本质是什么?那便是优胜劣汰!抛开各种场外因素,竞技体育与足球追求的是胜利,而成绩自然是第一位。因此,职业足球联赛必须设有升降级制度,这正是一种优胜劣汰的具体体现。然而,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职业联赛却一直存在着“递补”的现象。这实际上对职业运动、尤其是职 足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

中国足球应坚决废除递补制度,提升降级惩罚力度

回顾全球足坛,并没有哪个国家或地区会出现“递补”这种情况。在成熟的职业联赛中,如韩国、日本以及欧洲一些强国,都不存在这样的操作。而中国三级职业联赛几乎每年都伴随着所谓“递补论”。

中国足球应坚决废除递补制度,提升降级惩罚力度

对于中国足球管理者而言,他们认为顶级联赛应保持16支参赛队伍,无论发生何种情况,总要凑齐这16队。即使某些球队因竞技成绩不佳而降级,也总会被要求重新回归。其中一个主要理由是在赞助商签订合同时,有规定需要达到一定数量赛事,否则将面临扣款。此外,从日常竞赛事务管理来看,双数球队更容易操作。但这一切似乎并未考虑到竞争中的核心原则——优胜劣汰。那么,为何中国职业联赛始终难以提高水平呢?原因就在于那些滥竽充数的球队无法通过优胜劣汰机制被淘汰,中超、中甲乃至中乙均如此,各个等级别比赛都有不少表现不佳的团队。

中国足球应坚决废除递补制度,提升降级惩罚力度

事实上,即便取消了“递补”,就算当前16支中超球队减少为12队、10队甚至8队,其实在竞赛事宜上也能很好地进行调整。例如,可以采用主客场双循环制,将其改为三轮或四轮循环,以确保比赛场次。同样,如果变成单数,比如15支或者13支,通过增加季后賽的方法亦可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让已经降级的俱乐部真正意识到失去资格所带来的痛苦,没有任何特权可以依赖时,他们才可能认真加强自身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中国职 业 联 盟 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