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讯,苏翊鸣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媒体号专访中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他谈到,在经历迷茫和起伏的时刻,他是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
苏翊鸣表示:“在北京周期之后,我花了很长时间来休息,因为我内心无法像以前那样渴望梦想和热爱。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位优秀运动员必备的素质。”
他提到,身上的光环有时带来了额外压力,但他选择以积极态度看待这些挑战,并将其转化为动力。“毕竟,这是竞技体育,没有人能保证每场比赛都赢。尽管我们努力追求胜利,有时候结果却并不如预期。”
“面对失败,我不会过多沉浸其中,更重要的是,无论前一天输了多少,第二天依然要站起来,再次走入同一个赛场,全力完成更难的动作。”他说,从小全情投入单板滑雪相对简单,而随着年龄增长以及责任加重,将100%的精力放回训练变得更加困难。然而,这过去一年半里,他一直尝试将重心、目标和责任重新聚焦于训练上。
苏翊鸣还分享道:“就像在北京冬奥会一样,不久前我才意识到自己找到了类似当年的感觉。这也是我的一个支点,让我能够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全身心备战,实现我的梦想。”
"在大跳台比赛中看到2160这一技术,对整个项目的发展都是非常积极的影响,每位选手都不断挑战最高难度。而这也激励着我去尝试更多新的技巧。" 他认为单板滑雪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艺术表达,通过个人想法、身体结构及对动作理解结合呈现出独特风格。在这个过程中,与教练沟通,以及从其他选手那里获得灵感,都让他不断创新自我。
"这就是热爱。" 苏翊鸣坦言,在北京周期结束后,他曾一段时间缺乏激情,“每天早晨都会告诉自己,要争取金牌,那份动力无比强烈。但拿下金牌后,却发现内心空虚,没有明确目标。因此,我不能逼迫自己做那些没有发自内心事情。我相信,如果想把某件事做到极致,就必须源于真正的热爱,因此经过了一段适应期,现在这种热情又回归到了我的生活中。对于2026年米兰冬奥会金牌,我再次燃起了强烈欲望,如同当初一般渴望得到它。”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