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或许是山东孩子们无法避免的人生课题。网络上常有这样的段子流传:“在山东,有些人不是在考编,就是在准备考编的路上,而成功通过考试比考入985大学更让家长高兴。”如果有人小时候不学无术、逃课打游戏,但成年后凭借实力获得本地公务员职位,那么十里八乡的亲戚必定会对其赞叹不已,并视为榜样。在这个“铁饭碗”稀缺如金子的时代,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事。

半年后,一位年轻人在辞去工作、离开家乡时表示:“这样的工作太轻松了,过于安逸,让我觉得人生被固定住了,我能想象自己60岁后的模样,那时我才20多岁。”

于鑫淼:从逃课少年到国足解说员的逆袭传奇

9年前,他孤身一人背井离乡;而如今9年过去,他的声音已与每一个热爱足球的人产生共鸣。这位年轻人便是本期《解说之音》的主人公——于鑫淼。

于鑫淼:从逃课少年到国足解说员的逆袭传奇

一、痴迷足球

"中国男足从此站起来了!”伴随着当时足协副主席阎世铎的一声号令,中国男足开启世界杯首秀。2002年,中国足球热度席卷全国,校园内涌动着浓厚的足球氛围。而9岁的于鑫淼正是在这一环境中成长,与足球结下缘分。他和同龄人在班级联赛中披挂“中国战袍”,却遭遇穿巴西球衣的小伙伴以4:0完败。当年的失利至今仍然刻骨铭心,“没想到中国队真的输掉了一场比赛”。那次失败不仅带来悲伤,更摧毁了他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以后再也不踢球,我没有踢球天赋,”虽然嘴上这么说,可他的身体却依旧诚实,每一次班级比赛他都积极参加,即使屡战屡败, 足球始终陪伴着他的童年.

他开始购买体育杂志和周刊,在课堂偷看翻阅,下课则侃侃而谈。有朋友钟情大罗克洛泽,也有人迷恋纽卡斯尔,而于鑫淼最爱的就是圣西罗盛况。从放学到晚间,总有小伙伴约好一起玩PS2里的实况10版。

于鑫淼:从逃课少年到国足解说员的逆袭传奇

随着年龄增长及学习压力加重,于鑫淼对 football 的喜爱非但未减反增,高中的文理分科选择面前,他毅然决然走出第三条道路。“经历变声期,被艺考培训机构发现我的语言潜力。考虑到我喜欢 futebol ,老师建议可以尝试做解说员。”起初,于鑫淼对此并不相信,因为这听起来似乎遥不可及。不过经过几番思索后,他决定听取老师意见报读播音主持专业,从此找到了新的方向,使得原本懒散消极状态焕发活力。然而,对于未来是否能够成为解说员的问题,却依旧充满未知。

二、放弃编制

(2015 年 22 岁). 于 鑫 淼 在 毕业 前夕 参加 山东 某台 主持 人 大赛 获奖 成功 拿 到 编 制 。 “ 太厉害 了 , 靠 实力 能 找 到这样 工作 ” , 同 学 老乡 都 对 他 羡 慕 不 已 。 < p > 在电视台工作的日子也是如此:早晨7点55坐阵直播镜头前,对稿播报,然后悠闲结束一天。但适应半年的时间之后,于鑫淼感受到这种生活对于自己的束缚,“照搬教案式”的生活显得乏味单调,不符合追求表达与创作自由精神。因此回忆起1年前第一次用声音工作的刺激体验,她渴望再次参与其中。 < h3 > 三 、 无 球 可 谈 < / h3 > < p > 回归 解说 后 的 于 鑫 淼 快速 踏 入 职业 生涯 高速 路 从 中 超 亚 冠 到 意 丽 欧 冠 ... 然 而 就 当 准备 展 示 自己 时 却 突 遇 身份 问题 被 除名 出主流 联赛之外... < H3 > 四 、 圆 梦 时 刻 < / H3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