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们要指责我给勇士配置了太多优秀球员,我欣然接受这样的批评。”前不久,勇士总经理小邓利维带着笑容说出了这句引发热议的话。然而,现在他的脸上已没有笑意。随着最近输给太阳后遭遇四连败,勇士的排名从西部第一下滑至第四位。考虑到接下来他们将面对掘金、火箭和森林狼(两次),若状态继续低迷,到12月中旬,他们可能会跌入附加赛区。
有人开始质疑长轮换策略,这或许并不是完全正确。在历史上,有六支球队曾通过使用长轮换成功取得60场以上胜利,而本赛季初期的勇士也利用这一策略展现了顶级攻防。如果这个策略没问题,那么实施它的人就成了关键——科尔在排兵布阵上的抽奖式选择让人困惑。
到了2024年休赛期,勇士面临一个重大挑战:如何围绕36岁的库里与34岁的格林打造一支能够与强队抗衡的球队?虽然尝试过交易保罗-乔治和马尔卡宁以提升天赋,但最终均告失败。因此,小邓利维转而引进李凯尔、梅尔顿和希尔德,以增强球队深度,希望借此取胜。
谈及自己喜欢采用长轮换战术时,科尔提到受其执教风格影响最大的“禅师”菲尔·杰克逊。他回忆起1992年总决赛公牛对开拓者第六场比赛,当时公牛在第四节落后14分,但杰克逊运用10人轮换派出鲍比·汉森和斯蒂芬·金,从而逆转获胜。这种灵活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在库里与格林逐渐老化,需要合理管理出场时间的大背景下,用长轮换仍是可行之策。如同科尔所言,其优势就在于“一套阵容可以短时间全力输出”,尤其是在防守端保持高强度,然后再更替另一组球员,以确保每个阶段都有稳定表现。而历史上有不少团队秉承这种理念,例如2016-17赛季的马刺,就拥有12名球员至少参与60场比赛,并且平均出场超过10分钟,该年度他们拿下61胜一路杀入西部决赛。此外,还有1980-81年的雄鹿、90年代早期以及96-97年的爵士等都展示过类似模式的成功案例,其中部分还获得冠军荣誉。
然而,在如今这支缺乏可靠二当家的勇士身上,却暴露出了问题。尽管角色球员各具特色却又存在明显弱点,使得进入常规替补环节时难以形成有效组合。当主帅科尔进行频繁变动并摸索不同选项的时候,他无奈地发现,没有固定核心使他不得不做实验。而真正的问题则源自于随机应变式排兵布阵。例如,在梅爾頓因伤报销之后,本应缩减人员但反而增加至13人的大名单,让沃特斯不断被启用。但实际上,多数情况下其他年轻角色如维金斯与穆迪能完成相似任务,因此造成整体效果下降,也导致首发之间的不协调。一段时期内出现了一些失误,比如输给篮网时穆迪仅得到16分钟登场机会;面对雷霆,则因为关键节点调动失误错失翻盘良机;还有之前对太阳那役的一系列错误判断,都显示出当前体系中的混乱局势.
KD表示:“我们需要更多预见性来建立我们的节奏。” 事实上,由于切割出的零散出場時間直接干扰了运动员找寻合适感觉,不少成员感受到挫折。“很多由于未安排好角色产生一些沮丧,”沃特斯说道。同时佩顿也指出,为效劳於科爾必须始终处于待命状态,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何时报号召参加赛事。然而经过四连败后的思考, 科儿意识到确实该减少輪換人数,但是随即便担心那些因此受到冷落甚至剥夺位置权益的新旧交锋是否会激怒相关人士。 最后,要想解决缺乏可靠第二核心的问题,很可能还是需要通过交易实现。目前市场虽静悄悄,可小邓利维依然积极准备,“简单来说,我们正在敲响多个房主的大门,无论有没有卖家,我们都会持续寻找,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
为了提高竞技水平,也许现在正是时候去精简手里的牌桌,将最优质资源集中整合起来,而非目前这样任凭变化莫测的发展方向。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