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马凡氏综合征诊断标准―“修订版Ghent标准”简介

“修订版Ghent标准”(Revised Ghent criteria)是国际上关于马凡综合征的最新版诊断标准,于2010年发表于著名的《J Med Genet》杂志。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无家族史的患者,满足以下任一情况可诊断马凡综合征

  • 1. 主动脉根部Z评分≥2,晶状体异位,并排除相关疾病;
  • 2. 主动脉根部Z评分≥2,并检测到致病性FBN1基因突变;
  • 3. 主动脉根部Z评分≥2,系统评分≥7,并排除相关疾病;
  • 4. 晶状体异位,且检测到与主动脉病变相关的FBN1基因突变。

二、有家族史的患者,满足以下任一情况可诊断马凡综合征

  • 5. 晶状体异位,且有马凡综合征家族史;
  • 6. 系统评分≥7,有马凡综合征家族史,并排除相关疾病;
  • 7. 主动脉根部Z评分≥2(≥3对于20岁以下患者),有家族史,并排除相关疾病。

注释:
(1) “主动脉根部Z评分”是用于评估主动脉根部扩张程度的指标,分数越高表示扩张越严重;
(2) “系统评分”用于全面评估全身器官所表现出的马凡综合征特征,总分为20分,达到7分具有诊断参考价值。

译自:Loeys BL, Dietz HC, Braverman AC, et al. The revised Ghent nosology for the Marfan syndrome. J Med Genet. 2010;47(7):476-85

心脏直视术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如何预防治疗

心脏直视术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通常分为两种情况:术中即刻发生和术后数月或数年后发生。这种情况在冠心病、主动脉夹层或瓣膜疾病术后都有可能,多见于主动脉瓣术后。这类病例虽然罕见,但死亡率较高。

临床研究显示,手术后发生夹层的死亡率高达50%。美国STS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在2004-2007年间,心脏术中并发主动脉夹层的致死率达50%。与国际急性主动脉夹层注册研究相比,该数据的致死率几乎是后者的两倍。

loeysdietz综合征2型,最新版马凡氏综合征诊断标准―“修订版Ghent标准”简介

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手术后的血管操作密切相关,临床医生应关注有效的预防措施。大多文献建议,升主动脉直径≥55mm时应手术治疗,而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在升主动脉直径≥50 mm时亦有手术指征。

了解急性A型夹层的治疗原则与自然发生的夹层相似,手术仍为治疗该疾病的最有效方法。所有该类患者大多为二次或多次手术患者,因为手术难度增加,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主动脉夹层如何介入治疗

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近年来临床逐渐倾向于采取更积极的介入措施。自1991年以来,腔内支架隔绝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主动脉夹层,这种方法对患者的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

目前的研究表明,腔内覆膜支架的成功率可达85%-100%。然而,内漏、动脉瘤变和截瘫等并发症仍需关注,尤其是在急性期患者中。有效的病例选择、操作技术及设备的优化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loeysdietz综合征2型,最新版马凡氏综合征诊断标准―“修订版Ghent标准”简介

扩散!大病患者可以这样申请救助

小红经常收到求助信息:“我想求助,拜托你们帮帮我。”对于大家的迫切需求,小红非常理解,并希望这篇文章能提供有关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各个救助项目的信息,以帮助有需要的朋友。

loeysdietz综合征2型,最新版马凡氏综合征诊断标准―“修订版Ghent标准”简介

谁可以申请资助?

  • 小天使基金:0-14岁中国籍贫困家庭白血病儿童。
  • 天使阳光基金:0-14岁先天性心脏病的贫困家庭儿童。
  • 嫣然天使基金:0-16岁贫困家庭唇腭裂患者。
  • 其他专项基金包括爱婴室母婴关爱基金、孙立忠心血管健康公益基金等。

有关申请救助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官网”。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联系电话为010-85594999,并提供24小时人道救助热线010-999,专为贫困大病患者提供救助咨询。

温馨提醒:可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救助信息与在线申请。

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年份,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将努力提高人道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