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电视台简介
蚌埠市位于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坐落于淮河畔,作为皖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拥有约330万人口,其中市区人口约为80万。该地区拥有先进的电视广播设施,设有20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可以转播中央电视台的两套节目。此外,市内还有一座高达107米的钢管电视塔,设施具备安装多套电视和广播发射天线的能力,覆盖周边的部分县市地区。
电视台配备了一辆四讯道的电视转播车,能够对大型活动进行实时转播和节目录制,从而提高本地新闻报道的灵活性和及时性。此外,蚌埠微波中继站还有NEC-500A型双回路电视大微波设施,能够传输多路电视和广播信号,并与安徽电视台保持稳定的通信,确保新闻信号的高质量传输。
蚌埠电视台的频道设置多样,20频道发射功率为10kw,39频道发射功率为3Kw,同样覆盖了周边县市地区。电台节目内容丰富,提供四档新闻,包括《纪实》、《视点》、《健康直播室》等自办栏目,如《蚌埠新闻联播》、《午间新闻》等,还涵盖地方报纸《淮河晚报》和晨讯类节目,如《南山晨讯》。此外,还有《经济生活》、《荧屏指南》等栏目,旨在全方位服务市民,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作为蚌埠市的舆论先锋,电视台的新闻和专题报道紧密围绕本地事务,真实反映党和政府的政策以及蚌埠的发展动态和民众生活。其节目多次被省台和中央台采用,积极提升了蚌埠市的知名度,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氛围做出了贡献。
蚌埠电视台的设施与覆盖
蚌埠电视台位于风景秀丽的龙子湖畔,发射功率为10千瓦,能够覆盖周边的二市八县,收视人口超过650万。电视台现有三个演播厅,分别为80平方米、120平方米和600平方米,可以进行不同规模的节目汇演、电视演播、电视教学等。计划中,未来将建成12个演播厅,其中最大演播厅将达到1053平方米,以支持大型文艺会演的举办。
蚌埠电视台的历史
自1986年开始,蚌埠电视台每年都会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为节日增添独特的气氛。自1982年拍摄第一部电视剧《喜炮迎春》以来,电视台已独立或与其他机构合作制作超过50部电视剧,其中《小镇往事》获得华东六省一市优秀电视剧奖“银燕奖”,而《梦中的云》则荣获安徽省优秀单本剧“灰喜鹊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与广东电视台合作的《玩灯人》,将被誉为“东方芭蕾”的花鼓灯艺术搬上荧屏,并因此获得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
目前,除了转播中央台和省卫视的节目外,蚌埠电视台也通过20频道和39频道播出自办节目,以满足本地观众的需求。2010年,广播与电视台合并,资源得到优化,人才队伍日益壮大。现今广播台有新闻、经济生活和交通文艺三套节目,总播音时间约为55小时;电视台则有新闻综合、生活和公共三套频道,全天总播出时间达到48小时。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电视台积极实施“精品工程”和“品牌战略”,打造了许多深受民众喜爱的栏目,如《蚌埠新闻联播》、《淮河晚报》和《政风行风热线》。这些节目不仅为蚌埠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支持,也营造了和谐的舆论环境,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