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简史:凯尔特人及高卢人的血统起源

法国的血统主要来源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即高卢人)和斯拉夫人。在提及法国历史时,高卢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一部名为《高卢勇士》的动画片让我们对这一历史阶段有了更加生动的理解。

法国的原始居民在采集与狩猎的阶段,受到了各个文化的影响,逐渐转变为群居的畜牧生活。自然选择促进了这些族群的进化,强者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文化也随之传播。公元前450年,凯尔特人抵达法国,成为了这一变化的关键力量。

凯尔特人即高卢人,是法国血统的源头。他们的社会形态独特,虽然不是像罗马人那样强大,却在稳定的社会生产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文化、语言与城市,孕育出了欧洲最早的宗教“德罗伊德”。在多个部族与利益集团的共同作用下,高卢人最终成为了欧洲大陆上强大的种族。

在独立的高卢时期,法国的原始居民过着自给自足、组织好的“无政府”生活。尽管与罗马人相比不够强大,却在稳定的社会生产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凯尔特人,第一个国家

法国。

凯尔特人(Celts)在罗马帝国时期与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今天的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英格兰的康沃尔人和法国的布列塔尼人都属于凯尔特人。在公元前500年以后,法国成为凯尔特人主要居住的地区。古罗马人将居住在今日法国、比利时、瑞士、荷兰、德国南部及意大利北部的凯尔特人统一称为高卢人,所居住的区域则被称为高卢,面积超过60万平方公里。高卢人曾在欧洲大陆广泛分布,征服了现代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地。

欧洲的三大蛮族

1. 凯尔特人

凯尔特人最早生活在法国东部和德国西南部,后来逐渐扩展至不列颠及整个西南欧地区。在鼎盛时期,他们曾入侵并洗劫了罗马及希腊。罗马人理应铭记这段历史,恺撒继位后,罗马人决心通过战争来报复,结果导致高卢多达100万凯尔特人被杀,100万沦为奴隶。随着罗马和日耳曼人的压制,凯尔特文化在欧洲逐渐消失,只有在远不列颠和爱尔兰中继续延续,不过日耳曼人并未饶恕这些凯尔特人。

2. 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最早活动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之后向南迁徙,逐渐赶走了居住在广大中欧平原上的凯尔特人,之后与罗马帝国互动频繁。公元2世纪左右,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开始冲突,但大多数时候他们处于劣势。受限于军事压力,日耳曼人向西欧迁徙,与盎格鲁撒克逊部落一同占领不列颠,形成了英格兰;而凯尔特人逐渐迁移至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最终,随着英格兰的扩张,凯尔特人被完全并入英国。

3. 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最早生活在波兰维斯瓦河谷,后来逐渐扩張并向南袭击东罗马帝国的巴尔干地区,他们根据地域可分为东、西和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国家主要为俄、白、乌,西斯拉夫主要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则涵盖一系列巴尔干国家。如今,日耳曼人被普遍认为在实力上最为强大,其次是斯拉夫人,而凯尔特人相对较弱。

凯尔特人的历史

漫长的历史中,凯尔特人曾经历一个从小到大再到缩小的过程。其发源地包括法国东部的塞纳河和罗亚尔河上游,德国西南部的莱茵河及多瑙河上游地区,约公元前10世纪,凯尔特人首次出现于此。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凯尔特人以武装部落联盟为单位,向周边地区扩展,进行军事移民。他们是最早掌握铁器和金饰的民族,公元前七世纪时已在法国东部和中部定居。公元前5世纪起,他们开始向全欧洲扩张,甚至在公元前500年开始侵占不列颠诸岛,部分凯尔特人定居在今天的爱尔兰和苏格兰,其他则占领了英格兰的南部和东部。

这些凯尔特人讲凯尔特语,直到今天,生活在苏格兰北部和西部的盖尔人仍然使用这种语言。在英语产生之前,凯尔特语曾是唯一确凿的书面记载语言。

第一章法兰克历史的起源

法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前的凯尔特人。

凯尔特人起源于法国东部和德国西南部的河流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散并迁移,形成武装部落联盟。他们是欧洲最早学习并使用铁器的民族,在公元前七世纪已定居于法国的东部和中部。公元前五世纪,法国成为凯尔特人的主要居住地,随之开始向全欧洲扩散,甚至入侵罗马与希腊,掌控从葡萄牙到黑海的领土。可惜他们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家。

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的凯撒利用部落间的互相攻伐,轻易打败了凯尔特人,覆盖了所有高卢(古罗马称呼凯尔特人所在地),高卢成为罗马行省,开始长达500年的统治。

这段时期,凯尔特人遭受了巨大损失,仅凯撒一次征服就有100万人遇难,另有100万沦为奴隶。随着罗马的打击,凯尔特人的权力逐渐缩小,法兰克人开始崛起。

凯尔特人法国,「法国简史」凯尔特人,高卢人,法国血统的起源

法兰克人是一支日耳曼部落,发源于莱茵河,三世纪中叶开始侵袭罗马帝国,逐步占领高卢地区。然而,法兰克人作为部落联盟并不团结,缺乏形成统一王国的基础,高卢地区虽仍被罗马统治。

直到五世纪末,匈奴人阿提拉的入侵动摇了罗马的统治,法兰克人中才逐渐形成了两个主要势力:萨利昂法兰克人和利普利安法兰克人。

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军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塞废黜了最后一任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在高卢地区的统治也岌岌可危,法兰克人抓住了这个机会。

公元481年,萨利昂法兰克人的首领希尔代里克去世,其子克洛维继任。此后,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开端得以建立——法兰克国王声称其出身于神话中的墨洛温家族。

公元486年,克洛维联合利普利安法兰克人,打败罗马的最后总督西格里乌斯,占领法兰西岛并迁都巴黎,随后开启了扩张之旅。

凯尔特人法国,「法国简史」凯尔特人,高卢人,法国血统的起源

公元493年,克洛维与勃艮第公主克洛蒂尔结婚,这段婚姻改变了法兰克乃至整个欧洲的历史。尽管罗马已在公元前确立基督教为国教,但入侵的日耳曼人并不信仰这一宗教,克洛维作为阿里乌斯教派信徒,而其妻子却是坚定的罗马教会信徒。在一次战斗中,克洛维向克洛蒂尔许诺皈依基督教,随后如愿取得胜利,并决定改宗。法兰克人由此开始信奉天主教,希腊及罗马文明得以在法兰克王国延续。

公元509年,克洛维实现法兰克各部的统一,正式成立了法兰克王国,但他未能建立起像罗马帝国那样繁荣的强国。

两年后,克洛维去世,按日耳曼人习俗,他将领地分给四个儿子。其子克洛泰尔一世、希尔德贝一世、克洛多梅尔一世、提奥多理克分别建立苏瓦松、巴黎、奥尔良、兰斯王国。后来,克洛多梅尔在征伐勃艮第时被杀,克洛泰尔则因贪图妻子美貌,与希尔德贝瓜分领地,并残杀两个儿子。558年,克洛泰尔再次吞并了其他兄弟的领地,实现了法兰克王国的统一,但短暂的统一依然未能持久。567年,克洛泰尔去世后,四子又重新瓜分王国,导致东部的奥斯特拉西亚、西部的纽斯特里亚及彭河沿岸的勃艮第王国分裂,而阿基坦公爵地也处于三国共管中。这一局面持续至公元751年,墨洛温王朝结束,查理曼大帝之父矮子丕平最终实现统一。

法国的发展历史

历史

公元5世纪,法兰克人在此定居。大约在10世纪,法兰克帝国(查理曼帝国)分裂。根据843年《凡尔登条约》,东部形成如今的德意志,中部逐渐消亡于勃艮第,而西部则演变成今天的法兰西。经历了与英国长达116年的百年战争后,至15世纪末,法国成型一个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

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与君主制,并逐步建立起共和体制,向民主化转变。法兰西国格言“自由、平等、博爱”(法语: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即为源于法兰西大革命。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1804年,拿破仑成为法国皇帝,成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或称拿破仑帝国),结束短暂的共和国岁月。

1948年,由于国民议会的革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由拿破仑三世担任总统,直至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再次恢复共和制(第三共和国)。期间,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期间,建立世界历史上首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巴黎公社,但随即被推翻。普鲁士军队撤离后,法国民众重新恢复了第三共和国。经历一战和二战后,第三共和国于1940年被纳粹德国所灭。在二战中,戴高乐将军在英国建立流亡政府,称为“自由法国”,与“纳粹德国”附庸的“维琪法国”抗衡,期间更名为“战斗法国”。

战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由戴高乐将军主持。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国,法国在这些战争中虽损失惨重,但于1958年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后,戴高乐宣布结束“旧宪法”,推行“新宪法”,完成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建立,以此形成今日的法兰西共和国。

经济

法国经济结合现代资本主义和政府干预,政府在多个行业仍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铁路、电力、航空和电信等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国有企业仍占主导地位。自1990年代以来,政府逐渐放宽这些领域的管控并缓慢释出对电信、航空及金融、国防等行业的控股权。同时,法国肥沃的土地、先进技术及政府的补贴使其成为西欧领先的农业生产国。

作为八大工业国之一,法国名义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名列全球第六或第七。1999年1月1日,法国与其他11个欧盟成员国共同使用欧元,2002年完全取代法郎(₣)。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显示,到2004年,法国是全球第五大出口国,第四大制成品进口国。2003年,法国成为OECD内部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接收国,投资总额达470亿欧元,而当年法国的境外投资总额为573亿欧元,紧随美国(1738亿欧元)之后,超过英国(553亿欧元),在OECD排名第二。

按OECD的2005年数据,法国为八大工业国中生产力最高的国家,2004年每工时GDP为47.7美元,较美国(46.3美元)、德国(42.1美元)、英国(39.6美元)和日本(32.5美元)明显高出。

政治

第五共和国宪法于1958年9月28日全民公投通过,1958年10月4日施行,宪法确立了有助于国家政体的运作。此后,宪法经历数次修订,大大增强了行政机关与议会的关系。

凯尔特人法国,「法国简史」凯尔特人,高卢人,法国血统的起源

总统为国家元首,采用普选制,任期五年(2000年后由七年改为五年),总统主持内阁会议,颁布法律,且为三军统帅。此外,根据宪法第16条,当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总统有权采取非常措施,如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现任法兰西共和国第六任总统为尼古拉·萨科齐,自2007年5月16日正式就任。

总理由国民议会过半党派或联合政府推举,任命后担任政府首脑,并负责任命其他内阁成员。依照法国宪法第20和21条,总理领导政府,负责国家政策的决定和实施,管理政府的运作,并需向议会负责。

现任总理为弗朗索瓦·菲永,由尼古拉·萨科齐于2007年5月17日任命。

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共577名议员,由民众直接选举,任期五年。法国总统有权解散国民议会。

参议院共有346名参议员,由选举机构选举,任期六年,且每两年更换三分之一的议员,参议院的立法职能受到限制,国民议会拥有最终裁决权。

文化

法国文化富有多样性,自13世纪以来,法国便是世界文化中心之一,文化风格结合了哥特式和天主教元素。现代法国文化经历多次波折,包括英法百年战争、专制时代、法国大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等,这一切都对法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催生了新的文化融合,形成现今的法兰西文化,与古代的法兰克文化截然不同。

从历史角度来看,古罗马的文化特征与早期的法兰克、哥特人及高卢人的文化交织在一起,近三四百年来,法国文化成为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罗马帝国灭亡的3至4世纪,其文化交融更加显著:蛮族群越境入侵古罗马在现今法国疆域的军事和文化领域,基督教在帝国内外获得合法地位,进一步促进了这场文化混合。